新闻动态

联系我们

  • 联系人:张延文
  • 电话:13502951852
  • QQ : 106211052
  • 传真:0754-88113695
  • 地址:汕头市潮汕路63号(与金凤路交界处)

您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动态
公司简介

巨磁阻抗效应的理论进展

发布于:2015-6-20  阅读748次

  自GMI效应从CoFeSiB非晶丝中被发现以来,人们一直试图从物理机制上解释现有的GMI现象。现有的GMI模型已经很好地解释了电性能均匀的材料(如丝、条带、薄膜等)、并对电性能不均匀的三明治结构材料做了合理解释,但加入绝缘层的复合结构材料的GMI理论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。值得注意的是,GMI效应的理论研究有逐渐向应用方面倾斜的趋势,呈现出理论与实验、应用相结合的特点。

  从经典电磁理论出发可解释单一结构材料的GMI效应。对于丝、条带和薄膜等电性能均匀的材料,针对材料的交流磁化过程并考虑趋肤效应后,Mohri等人对其巨磁阻抗效应做出了解释。

  对于圆行截面或薄膜样品,如果交变电流对材料的磁化是均匀的,假设流入铁磁体的交变电流的振幅恒定为I0,I=I0exp(-jωt),频率为ω,根据电动力学理论进行分析,可以得到电场和磁场在导体中的分布,可以推导出丝的阻抗表达式为

  Z=R+jX=Rdc×ka×J0(ka)/2J1(ka)

  而对于薄带和薄膜样品的阻抗表达式为

  Z=Rdc×ika×coth(ika)

  其中a为丝半径或者薄膜、薄带样品的半厚度,k=(1+j)/δm,δm=(2/ωμσ)1/2为趋肤深度,Rdc=l/πa2σ为直流电阻,J0和J1分别为零阶和一阶Bessel函数。

  如果考虑具体的材料磁结构而导致的非均匀磁化,阻抗表达式将会改变,但磁导率始终是影响阻抗变化的重要因素。同时,阻抗效应的大小还与磁结构有很大的关系。若想获得大的阻抗变化,对于薄膜和薄带样品需要其具有横向磁结构,而对于细丝则需要具有环向磁结构。 

更多